
中醫常說「傷腎」,究竟什麼行為會傷腎呢?
一般人認為飲食過鹹或過重口味會損害腎臟,但其實傷腎的行為並不止於飲食。本文會列舉10個傷腎的壞習慣,並教您如何保護您的腎臟。
腎臟有什麼功能?
腎臟就好比人體內置的兩個濾水器般,每天24小時不停為我們過濾血液中的雜質,並維持體液和電解質的平衡。
可惜的是,許多人的不良生活習慣都會不自覺地損害腎臟健康。
10個損害腎臟健康的壞習慣
吸煙
吸煙除了損害心肺之外,也會損害腎臟!吸煙會損害心血管系統,減少血液流進腎臟,令腎臟更難過濾廢物和過多的水份,長遠損害腎功能。
飲酒過多
酒精對於身體來說是一種毒素。如果每日飲酒過量(每日攝取27.2克酒精),就會超出腎臟負荷,引發慢性腎病。煙酒過多會增加慢性腎病的風險達5倍。
以下是每日攝取27.2克酒精換算成不同酒類的飲用上限:
酒類(酒精含量) | 每日最高攝取量 |
啤酒(5%) | 700ml |
紅酒(12%) | 280ml |
威士忌(40%) | 80ml |
高粱酒(58%) | 60ml |
飲水太少
長時間不飲水會積聚尿液毒素,損害腎功能。建議一天至少喝自己體重4-5%的水量,即例如您體重60公斤,每天就應該喝至少2.4-3公升水。
您可以用尿液顏色來判斷飲水是否足夠。如果尿液呈黃色或茶色,就代表身體缺水,應盡快補充水份;如果尿液呈完全透明,就表示飲水過量,這樣會稀釋血液中的電解質,引發中水毒。
因此,水也不是喝愈多愈好,要適可而止。
高油、高鹽、高糖飲食
高油、高糖的飲食容易引致肥胖,而肥胖會讓水份和鈉於體內滯留,引發腎病;而高鹽的飲食會加重腎臟負擔和增加慢性腎病的風險。
進食過多加工食品、飲料
許多香港人習慣經常外出用膳,有些人更會把咖啡奶茶「當水飲」,平日經常吃快餐、公仔麵等加工食品。這樣的飲食習慣很容易攝取過多油鹽糖和反式脂肪,損害腎臟。
吃太多肉
動物蛋白會於血液排放酸性物質,因此所有肉類都是酸性食物。吃肉過多會有損腎臟,並引致酸中毒(acidosis)。
曾經有人採用「生酮飲食法」減肥,每天吃大量的肉,不吃任何主食、水果,也不喝飲料、酒水或吃甜食,結果試了兩星期後出現噁心、頭暈、眼發黑的症狀,送院檢查確認是酸中毒。
蛋白質對人體組織生長和修復非常重要,我們應配合蔬菜和水果達到均衡飲食來攝取。
缺乏運動
美國第二次國民健康與營養調查(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, NHIS)指出,不運動者跟有運動習慣人士相比,患慢性腎病的風險高出2.2倍。
濫用藥物
不是指吸毒「濫藥」,而是指濫用感冒藥、止痛藥、抗生素等成藥。香港人習慣一有少許「頭暈身㷫」就立即要打開家中的藥箱拿藥吃,結果造成各種急性和慢性腎功能損傷。
在這裏呼籲大家不要胡亂買和吃成藥,需要止痛時應該先諮詢醫師意見。
壓力過大和熬夜
壓力過大和熬夜除了損害免疫系統之外,也會造成高血壓、高血糖和夜間尿頻,加重腎臟負擔。
忍尿
首先我們要了解尿液是由什麼組成。尿液主要含有水分、新陳代謝廢物、過多的電解質、吃過的藥物和毒素。
忍尿過程中膀胱會脹大,尿液中的細菌有可能經尿道逆行至輸尿管,甚至進入腎臟造成感染或腎炎。
有忍尿習慣的人,患上膀胱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3-5倍。
腎臟病的症狀
- 尿液多泡或帶血:表示腎臟受損,或者疾病令尿液帶血
- 腳步腫脹:腎臟幫助人體排走多餘水份,因此如果腿部水腫,並且按壓後無法馬上回復,就有可能是腎病徵兆
- 高血壓:腎病可引致高血壓
- 貧血、經常疲倦:腎臟有助產生紅血球,因此經常無緣無故疲倦有可能代表腎臟出了問題

除此以外,其他如食慾不振、尿痛、腰痛、皮膚乾或痕癢、尿頻或夜尿多、經常有尿意但尿量少也都可能是腎病症狀。
維持腎臟健康的方法
簡單來說,就是避免上述10點傷害腎臟的壞習慣,或者是反過來做就可以了,亦即是您應該:
- 飲足夠的水:每日8-10杯水,幫助腎臟排出廢物
- 均衡飲食:不要吃過多肉,而是要吃蔬菜、水果、整全蛋白質和健康脂肪;並減少進食加工食品
- 控制油鹽糖攝取:減少外出用膳,每天最多攝取5克鈉
- 充足睡眠:每天7-8小時,以維持腎臟正常運作
- 適量運動:每天至少30分鐘運動,降低血壓
- 盡量避免煙酒:煙酒過多會損害腎臟
- 不亂吃藥:不要亂買成藥吃,經醫生處方藥品才使用
- 不忍尿:避免腎臟發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