戒甜食並不是靠意志,而是控制這個東西:輕鬆控制糖上癮的10個方法

你是否經常「口痕」控制不到自己想吃甜食?這通常是由於血糖水平過低,或者是長年累月的壞習慣所致。本文會提供一些簡單而有效的方法,協助你一步一步改善飲食和生活習慣,控制對甜食的慾望。

相信大部分人都曾經試過有一段時間經常想吃甜食,可能是學生時代因考試壓力大而常常吃零食,或者是工作壓力令你放假期間暴飲暴食,又或者是感到疲累的時候無節制地吃零食來麻醉自己。不知不覺,你對甜食的依賴逐漸增加,不自覺地越吃越多,直至身體重了許多仍然控制不到自己繼續吃。

糖上癮的時候,我們就會不自控地找一切高糖、高脂肪、高加工的食物來滿足口慾,例如是餅乾、糖果、雪糕、蛋糕等等。雖然這些食物能夠短暫地滿足我們的糖癮,但是習慣了之後我們就會愈吃愈多。這會令血糖水平急升急降,造成惡性循環,令我們愈來愈依賴甜食。

那應該如何終止這個惡性循環,減低對甜食的慾望呢?首先我們要了解想吃甜食的成因。


什麼導致我們想吃甜食?

條件反射

試幻想你的大腦是一部扭蛋機。當你投進一個硬幣並扭動,就可以得到一份你喜歡的獎品。你感到很高興,於是想投進更多硬幣,換取更多獎品!

而吃甜食就好像「投進硬幣」一樣,會帶給你喜悅。當我們食用含高糖分的食物,就會激發腦內的「獎賞機制」,令皮質醇(又稱「壓力荷爾蒙」)下降,讓我們感到愉快。如是者,每當我們感到疲倦、擔憂和不快樂的時候,就會觸發這個獎賞機制,對甜食產生渴求。

可是當你無止境地向扭蛋機投進硬幣,就可能會傾家蕩產;當你無節制地吃甜食,就會導致過重和其他健康問題!

條件反射理論的實驗過程:

「條件反射」的實驗:正常的小狗只會於看到食物時產生反應(流口水),對打鈴聲不會有反應。可是當科學家重複訓練狗隻,讓牠同時接收「看到食物」和「打鈴聲」兩種刺激後,小狗漸漸就會變得聽到打鈴聲也會流口水了。

(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sohu.com/a/505333639_120099892

血糖過低

當我們血糖水平過低,身體就會向大腦發出「我需要更多糖分!」的訊息,令我們想吃甜食。這通常是由於我們跳過一餐不吃,或者是攝取太少碳水化合物所引致。由於葡萄糖是維持我們腦部運作的重要燃料,當腦部接收不到足夠糖分,就會發出訊號叫我們多吃點糖,讓他維持正常運作。

美食引誘

除了街上林林總總的食店和廣告牌之外,打開手機都會見到無數的「掃街」影片、美食圖片,甚至連朋友圈內的帖文和限時動態都是美食特寫照。每當看到這些誘惑,就會自然令我們想吃。


控制糖上癮的10個方法

那應該如何減低對甜食的慾望呢?一句到尾,就是要控制血糖在穩定的水平,令其不會大上大落,那我們就不會對甜食產生強烈的渴望。以下列出10個方法,分別從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幫助你預防糖上癮。

維持血糖穩定

控制血糖就是最直接能夠避免過量吃甜食的方法。不要跳過正餐不吃,而且要儘量選擇低GI的食物進食。由於低GI的食物被身體消化和吸收的速度較高GI食物緩慢,因此不會令血糖急升,這就有助令血糖維持穩定水平。以下為一些高GI和低GI的食物的例子:

低GI食物(宜多吃):

  • 燕麥
  • 穀物(例如意粉、米粉、藜麥、大麥)
  • 豆類(如扁豆、豌豆和鷹嘴豆)
  • 澱粉類蔬菜(例如玉米和番薯)
  • 大部分的水果

高GI食物(宜少吃):

  • 白麵包
  • 玉米片
  • 盒裝果汁
  • 即食麵、杯麵
  • 年糕
  • 馬鈴薯

多吃高纖維食物

水溶性纖維遇水就會發脹,因此進食高纖維的食物有助增加飽腹感。這亦有助穩定血糖和降低對甜食的慾望。所以,每餐都應該進食適量的高纖食物,如蔬菜、水果、燕麥、豆類、種子等等。

進食更多蛋白質

進食蛋白質有助穩定血糖和增加飽腹感。如果想吃零食,可以考慮用高蛋白質的選擇來代替,例如蛋白配方、希臘乳酪、烚蛋、蛋白棒、能量球、花生醬等。

多吃水果

你可以把水果當作最健康和天然的零食來吃,它們含有果糖和豐富纖維,有助減低身體對人造糖和加工食品的慾望。只要避免過量食用糖分較高的水果(如芒果、西瓜、提子等),吃水果對絕大部份人都是有益的。

常見高糖和低糖的水果

多走動

如果你習慣無聊時就執起一包零食來吃,可以嘗試外出走走來取代吃零食。多走動會令身體釋出腦內啡(Endorphins),增加血清素(血清素)水平,令你感到快樂並減低對甜食的慾望。而且,用步行或運動來取代吃零食也有助改變腦內對甜食的獎賞機制,訓練腦袋漸漸不再依靠甜食來得到快感。

多喝水

我們的身體會混淆「缺水」和「缺糖」兩種訊號。如果你突然想吃甜食,可以立即飲一大杯清水,待幾分鐘再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想吃甜食。很多時候,你會發現自己只是口渴而已,並不是真的想吃甜食。

充足睡眠

只要一晚睡眠不足就會令胃促生長素(Ghrelin, 又稱「飢餓素」)增長,令我們食慾增加,因此睡眠不足會令我們更容易暴飲暴食。所以,成年人應確保每晚有7-9小時睡眠,防止飢餓素增加令我們亂吃東西。

避免壓力過大

跟睡眠不足情況類似,長期壓力會令身體釋放出皮質醇 (Cortisol),增加對甜食和肥膩食品的食慾。

不要囤積甜食在家

如果家中的甜食手到拿來,吃甜食的機率就會自然提高。因此,應該避免購入大量的零食和汽水存放家裡。可以考慮用水果、豆奶等較健康的食物代替。

取消追蹤和訂閱

如果打開Youtube, Instagram等社交網絡看到的全都是美食相關內容,我們很自然就會常常想著吃。所謂「眼不見為淨」,減少收看這些內容就可以減低對美食的慾望。

你可以考慮取消訂閱一些美食相關的頻道和專頁,並且主動告訴演算法你不想再看到這些內容,方法是點擊影片或帖文右上角的「三點」,然後點選「不感興趣」或「不要推薦這個頻道」。

如果是身邊好友經常分享美食照片,唯有控制自己不要在深夜或肚子餓的時間刷社交平台吧,避免看到引誘後吃零食或者宵夜。


常見問題

問:經常想吃甜食會是健康警號嗎?

答:有可能,經常想吃甜食有機會是低血糖症或腎上腺疲勞的症狀,或者反映身體缺乏了某些營養素。

問:糖上癮會遺傳嗎?

答:研究發現FTO基因會直接影響我們對高卡路里食物的喜好,包括高糖食物,因此遺傳因素某程度上會影響我們是否喜歡吃甜食。

問:為什麼我運動後會想吃甜食?

答:運動後會令血糖水平下降,令我們想吃甜食或喝汽水來補充糖分。這個時候可以考慮用水果和高蛋白質的食物來補充營養,例如是香蕉、蛋白粉、能量球等等。

問:糖上癮跟情緒健康有關係嗎?

答:有機會,因為長期壓力會令身體釋放出皮質醇 (Cortisol),令我們更想吃甜食和肥膩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