腸胃經常脹氣,如何解決?這8類食物應該盡量少吃

腸胃脹氣(Bloating)是一個非常普遍的腸胃症狀。可是,許多人都搞不清楚脹氣和吃得太飽的分別,那要如何分辨呢?

最主要的分別是脹氣的持續時間較長。如果你用餐後幾個小時腹部仍然有持續的膨脹感、不適、甚至是腹痛的話,就有機會是有脹氣問題。

脹氣常見的症狀還包括:

  • 持續的腹脹感覺,持續數小時甚至數天
  • 腹部異常脹大
  • 腹部感到不適或疼痛
  • 經常打嗝或放屁

如果你有以上症狀,請不要掉以輕心。雖然脹氣看起來只是輕微症狀,但情況持續就有機會引發更長遠和嚴重的健康問題。本文會探討脹氣的成因、舒緩方法及預防脹氣方法。


脹氣的成因

脹氣的成因很多,包括飲食習慣、身體狀況和生活習慣等。以下是最主要脹氣的成因:

進食大量碳水化合物及高鹽分食物

吸收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及鹽分會導致水腫,間接引發脹氣。因為鹽份會吸附水份,令碳水化合物變得更難讓身體消化,產生氣體和令體內積聚水份。常見的高鹽分、高碳水食物包括加工食品、麵包、意粉、甜食等。

進食過急

進食過急會不自覺把空氣吞下,並且令身體沒有足夠時間把食物消化掉,引致脹氣。另外,用飲管喝飲料和咀嚼口香糖時也會不自覺把空氣吞進肚子內。

經常喝有汽飲料

汽水和梳打水等有汽飲料含有二氧化碳,喝進肚子內會令二氧化碳積聚於消化系統內,導致脹氣。

進食難以消化的食物

部分食物本身就是較難給人體消化,吃了會較容易引致脹氣,包括:豆類、椰菜、西蘭花、洋蔥等等。這是由於它們含有不容易被小腸完全消化的糖分,經小腸後會被轉移到大腸內的細菌繼續發酵並進行消化,過程會生產氣體。

每個人的體質也不同,對同一種食物的反應也不同。因此,最好自己試驗不同的食物,記錄低容易令自己產氣的食物,減少食用。

如果你持續受脹氣問題困擾,建議咨詢醫師意見並找出舒緩方法。


容易引致脹氣的食物類別

奶類製品

所有奶製品均含有乳糖(lactose),乳糖不耐症患者和很多亞洲人的腸胃都無法消化,因此導致產氣和腸胃不適。

豆類

所有豆類、罐頭豆、豆類製品都含有小腸不能完全消化的糖分,移至大腸後就會產氣。

大豆製品

黃豆、豆腐、豆奶、豆漿等大豆製品。

全穀類和麩質

全穀是指含有麩皮、胚芽、和胚乳的完整穀粒,包括糙米、蕎麥、燕麥、藜麥、薏米等等;另外對麩質過敏者進食大麥和小麥製品後也有機會產氣。

十字花科蔬菜

例如西蘭花、椰菜花、椰菜等,因含有人體難以消化的棉籽糖(Raffinose)而會產氣。

加工食品

大部份加工食品含有人造甜味劑、防腐劑和難以消化的添加劑,食用後容易引致產氣。

有汽飲料和啤酒

所有汽水、梳打水、啤酒、有汽酒類都含有二氧化碳,飲用後會引致產氣。

高FODMAP食物

FODMAP全寫為「Fermentable Oligo-, Di-, Mono-saccharides And Polyols」,意思是「發酵性寡糖、雙糖、單糖及多元醇」的食物。常見的高FODMAP食物包括洋蔥、蒜頭、加工食品、加工肉類等。

高FODMAP食物低FODMAP食物
蔬菜朝鮮薊、蘆筍、花椰菜、大蒜、青豆、蘑菇、洋蔥、甜豌豆茄子/茄子、豆類(綠色)、高麗菜、青椒(燈籠椒)、胡蘿蔔、黃瓜、生菜、土豆
水果蘋果、蘋果汁、櫻桃、乾果、芒果、油桃、桃子、梨子、李子、西瓜哈密​​瓜、奇異果、柑橘、柳橙、鳳梨、藍莓
奶類及代替品牛奶、奶凍、淡奶、冰淇淋、豆奶(全大豆製成)、甜煉乳、酸奶杏仁奶、布里乾酪/卡芒貝爾乳酪、羊乳酪、硬乳酪、無乳糖牛奶、豆奶(由大豆蛋白製成)
蛋白質來源大多數豆類/豆類,有些醃製肉類/家禽/海鮮,有些加工肉類蛋、老豆腐、熟肉/家禽/海鮮、豆豉
麵包及穀類小麥/黑麥/大麥麵包、早餐麥片、餅乾和零食產品燕麥、藜麥片、藜麥/米/玉米麵食、年糕(原味)、酵母斯佩爾特麵包、不含小麥/黑麥/大麥的麵包
糖、甜味劑及糕餅類高果糖玉米糖漿、蜂蜜、無糖糖果黑巧克力、楓糖漿、米麥芽糖漿、食糖
果仁及種子腰果、開心果夏威夷果仁、花生、南瓜/義大利辣椒、核桃
資料來源:Monash University – High and low FODMAP foods

哪類人較容易脹氣?

孕婦

女性懷孕期間子宮體積會增大,擠壓消化系統。再加上荷爾蒙的變化令妊娠素(Progesterone)分泌增加,令消化系統內的肌肉放鬆,因此降低消化系統的效能,令孕婦更容易感到脹氣。

長者

長者消化系統開始變弱,而且對部分食物更容易敏感。而糖尿病和各種腸胃道疾病等長者常有的病症也會引致脹氣。

壓力過大及焦慮人士

壓力大會令皮質醇水平上升,皮質醇(又稱壓力荷爾蒙)會減弱消化系統,引致脹氣。而壓力過大亦有機會引發不良飲食習慣,例如是進食大量加工食品和飲料,令脹氣的情況更容易發生。


如何舒緩和預防脹氣

預防脹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從源頭開始,減少進食上述提及容易引致脹氣的食物。但每個人體質不同,對每種食物的反應都不同,所以要自行測試並判斷出哪些食物最容易令自己脹氣。此外,以下的方法也可以助你舒緩和預防脹氣:

散步

多走動能夠促進腸道蠕動,增加消化效能。建議飯後或感到脹氣時步行10-15分鐘,舒緩脹氣。

腹部按摩

以打圈的方式輕力按摩下腹部,可以去除腸胃內的氣體並舒緩脹氣。

熱水澡

熱水澡可以讓身體肌肉放鬆,增加腸道內的血液循環,舒緩脹氣。可是要避免飯後立即洗澡,因為剛吃飯後血液會聚集在消化系統幫助消化,但這個時候洗熱水澡會令血液轉而流向全身皮膚,降低了腸胃的血流量不利消化。因此,建議飯後待至少1小時才去洗熱水澡。

逐漸增加纖維攝取量

多吃高纖維的蔬菜和水果,或者是含有高纖維量的營養補充品。但要注意不要於短時間内攝取過多纖維,以免腸胃一時無法適應而帶來反效果。

定時吃飯,避免過量進食

盡量每天於同樣時間用餐,可以一日三餐再加一至兩次小食。避免跳過一餐不吃,或者於一餐內進食過多。


常見問題

脹氣會導致我的體重增加嗎?

脹氣期間可能會令你的體重輕微上升1-2磅,但這跟肌肉或脂肪增加無關,因此並不會持續很久,脹氣得到舒緩後體重就會自然回落。

多喝水對預防脹氣有幫助嗎?

可以的。建議多喝水並用水取代有汽飲料,這有助消化,舒緩脹氣並防止便秘。

我有健身習慣,飲用健身奶粉會引致產氣嗎?

視乎它的成份。一般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含有奶類成分,因此較難讓乳糖不耐症患者消化,較容易引致產氣。此外,部分含大豆的素食蛋白配方也有機會引致產氣。建議選用含米、種子的素食蛋白配方,會較易消化。

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舒緩脹氣?

有部份藥物可以快速減輕脹氣症狀,但只是治標不治本。因此筆者建議嘗試步行、按摩腹部或某些瑜伽姿勢來舒緩脹氣。舒緩脹氣瑜伽的做法可以參考下方影片,或者諮詢專業瑜伽導師的意見: